“虚热”的研讨会该降降温了
▲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近期,11部门联合出手,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论坛活动专项清理整治,引发业界和社会关注。
一方面,研讨会、论坛、学术会议等“虚热”“泛滥”现象近年来颇有扩大之势,有知名学者感慨,如果所有在国内召开的“国际会议”的邀请函,他都一一接受的话,一年到头恐怕不是在会场,就是在赶往会场的路上。
另一方面,“虚热”的表象下隐藏的问题不少,比如随意冠以“全国”“国际”“高峰”等字样,名不符实;主题交叉重复、内容空泛、导向有偏差;变相公款消费、旅游,等等。
我们不禁思考,究竟什么样的研讨会才有必要开?我们又该如何开好有意义的研讨会?
图源:视觉中国
一
开门搞研讨,交流出真知。举办研讨会的目的,本是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一起头脑风暴,总结经验拓展思路,为事业发展把脉开方,以便抓准问题对症下药。
但实际情况是,研讨会水平层次良莠不齐,有的紧凑别致、精彩纷呈,称得上思想盛宴;也有的表面热闹风光却内涵空洞,更有甚者单调乏味、使人昏昏欲睡。
纵观各类研讨会,笔者发现了以下几类“泛滥”下的怪相:
攀比嘉宾式。有的地方热衷做表面文章,片面追求“研讨会”的光环效应,在领导嘉宾的“咖位”上较劲,把能否邀请到“有头有脸的大人物”撑场面作为会议举办是否成功、有没有影响力的第一标准。
内容雷同式。有的论坛、研讨会年年举办,主题却换汤不换药,总是“相同的配方相同的味道”,专家念着没有新意的讲稿,办会条件倒是一年比一年豪华。即使拿不出多少研究新成果的“干货”,也要邀请媒体发一波通稿,影响力却始终局限在小圈子,无法真正出圈。
交际演出式。有些研讨会主办方按照“演出”标准来筹划,凡是“看得见”的效果必定做足功夫。比如会场大屏够不够气派、场地上不上档次、礼袋够不够精美、媒体摄影摄像架势足不足……还有的研讨会过分讲究客套寒暄,把本应聚焦问题、针砭时弊的学术研讨,变成了迎来送往、请客聚会的“交际场”。
完成任务式。也有部分研讨会的目的并非出于学术交流,而是为了完成“学术KPI”。随意邀请几位相熟的专家学者,拉一些学生充当观众,用办会这种“烧钱快”的方式完成指标、经费等“绩效”考核。有的研讨会为了“升格”,还象征性邀请几位海外华人或者外国友人,或者拉几位留学生,就披上了“国际研讨会”的外衣。
二
研讨会的本质是“研究”与“讨论”。而“怪相”之下的研讨会,既浪费了宝贵的学术资源,又助长了不良的学术习气,沦为装点门面的“面子工程”,被诟病为形式主义也不难理解。
不禁要问,研讨会的种种怪相究竟为何产生?
一些学术考核、评价将有无论坛、研讨会,及其规模数量等作为评价学术机构水平、学科建设质量的指标,办研讨会成为必须打卡完成的指标任务;一些研讨会成了学术圈联络“感情”的利器,一年换一个地方轮流做东,为的是结交学术大咖和期刊编辑,巩固圈内的人缘地位;还有些是为了执行“预算”,课题经费论坛预算按规定只能“专款专用”,无奈之下只能仓促办会,突击使用经费。
凡此种种为了办会而办会的“注水式”研讨,既不追求高质量,也不考虑做好研讨的后半篇文章,自然也就虚有其名、其实难副。
笔者认为,一场“研讨会”有没有必要召开,还是要回归其本质来分析。
比如,出于制定行业战略政策的需要。特定领域专业门槛较高的研讨会,不面向一般公众,就不一定需要过度考虑传播效果的问题,而更需要关注邀请的权威专家研究领域是否契合、分析论证是否全面,业内资深人士的意见是否考虑充分、各方面的风险是否研判到位。
又如,出于总结经验提升认识的需要。地方党政部门举办研讨会,希望借助专家学者的力量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体系,就需要与会的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,事前做足功课。哪些专家能给出真知灼见,哪些仅仅是站台捧场的夸夸其谈,一听便知。
开会不是目的,解决问题才是。一场研讨会下来,真正值得总结的,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面上观点,而是通过研讨究竟取得了哪些共识、厘清了多少问题、掌握了哪些前沿对策,搞清楚不同观点争而未决的症结何在。
把握学术前沿,增进交流合作,推动成果转化,才是研讨会召开的“刚需”。
图源:视觉中国
三
学术成果的讲评展示、学术观点的对话交锋、学术思想的碰撞融合,决定了一场研讨会“学术含金量”的成色。
在研讨会“虚热”“泛滥”的当下,怎样办好一场研讨会,从而实现办会价值的最大化?
研讨议题的精准设置是决定一场研讨会精彩不精彩的基本要素。比如,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每年都会设置多场不同主题的分论坛,主办方充分考虑学术效果、社会效益与国际影响的平衡,从学界研究热点、业界公认难题、公众关注度最高话题中精心挑选设置议题,诸如网络空间国际规则、网络谣言共治、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等主题分论坛,切题深刻、针砭时弊,很多引发了热烈反响。
一场好的研讨会,必定在会风上体现出尊重知识、尊重专家的导向。比如,一些研讨会尝试以“插花式”座位摆放,让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交叉坐在一起,方便对话交流;一些研讨会在议程上不唯专家头衔论,而是根据报告的重要性、新颖性进行排序。比如一场在上海举办的教育研讨会,主办方为了提高交流效率,尝试淡出行政色彩,成了一场没有开幕式、没有闭幕式、也没有领导讲话的“三无”研讨会,纯专家研讨的极简模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点赞。
好的研讨会之所以具备常办常新的生命力,终究离不开“台下十年功”的积淀。研讨会举办的时间很短,从主办方到嘉宾乃至每一位与会者都需要提前下足功夫,才能在会上亮出真材实料的思想“干货”,使研讨取得与时俱进的重要成果,持续擦亮研讨会的品牌。比如博鳌亚洲论坛自2001年成立以来,为政府、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了一个高层对话平台。其深远的社会影响,离不开一直以来聚焦重大议题、发表真知灼见的专业精神与百花齐放、推陈出新的观点输出。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为例,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线下参会,大家聚焦发展与普惠、治理与安全、区域与全球、当下与未来等议题深入探讨,一个个“最强大脑”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。
于地方发展与文化繁荣而言,研讨会在精不在多。事实证明,办会千场不如惊艳一场。高质量的论坛、研讨会等,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“勋章”,赋予城市鲜明的气质特色,甚至成为撬动转型发展的引擎。比如,2022年的世界阳明学大会,在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,集中展示、研讨阳明文化的历史意义、当代价值和世界影响,成为从浙江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。
观点交锋、激发灵感、启迪新知、传承文化、推动进步,是研讨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。少些浮夸的“表演”,多些真诚的发问,撇去虚热的“泡沫”,回归办会的初心,我们才能迎来更多真正有价值的研讨会。
点击下方图片或者“阅读原文”,
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▼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▼
往 期 精 彩 内 容